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4次]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守护池州青少年数字未来
浏览次数:59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6 16:20

网络普及情况:
  据《第5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截止2023年底统计,池州市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近26万,约占总人口的19%。其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在97.3%左右.由此推测,池州市2023年未成年人网民数量约为25.3万左右,且呈快速增长趋势,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娱乐社交的重要渠道。池州市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然而,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带来了诸多风险,如网络沉迷、不良信息诱导、个人隐私泄露等,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正常成长。
  建议:
  (一)强化网络监管力度
  1.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由网信、公安、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组成专项监管小组,定期对池州市网络运营企业、网吧等进行巡查,重点查处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信息、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等行为。例如,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检查行动,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严惩,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审核与管理,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严格落实实名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未成年人用户,并对其浏览内容进行筛选过滤,阻断不良传播渠道。如短视频平台应设置青少年模式,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内容,并确保该模式的有效运行。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
  1.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池州市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编写专门教材,配备专业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使用技能等内容。例如,每周安排1-2节网络素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网络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激发未成年人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举办网络安全公益讲座,向家长和未成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1.鼓励池州市本地网络企业开发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如教育类游戏、科普类短视频等,丰富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生活。政府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优秀的本地网络文化产品进行扶持和推广。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例如,开设专门的网络文化频道或专栏,展示正面、积极的网络文化作品,吸引未成年人关注。
  (四)建立家庭与学校协同机制
  1.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应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网络使用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网络行为表现,共同探讨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策略。例如,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网络安全教育主题家长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监管能力。
  2.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加强对子女的网络使用,合理安排子女上网时间,引导子女正确使用网络。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在子女面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为子女树立良好榜样。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