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4次]低空经济赋能文旅产业“加速起飞”
浏览次数:81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6 16:19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增长引擎。在众多应用场景中,低空文旅产业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低空经济领域最具实践价值与前景的产业之一。我市是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核心城市,文旅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利用低空文旅催生新型消费需求,必将大大增强池州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当前池州低空文旅市场还处于培育发展期,实际运营中存在不少的难题。一是起降场基础设施不足。我市目前起降场基建、装备等较为短缺落后,起降点数量不足。二是准入难度大。由于安全因素,低空文旅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相关制度规范严格,导致新企业难以进入,没有头部通航企业落户池州。三是产品类型单一。当前低空文旅产品主要集中在空中观光游览,缺乏创新和体验型产品。四是供给规模小。现有低空旅游企业数量较少,市场供给规模有限。
  为此建议:
  一、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构建低空文旅基础格局。一是加快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九华山、平天湖、牯牛降、升金湖等重点景区,综合考虑商业因素、地面交通便利程度、游客聚集度等,增加起降点数量并进一步加大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推动低空文旅整体规划。立足“大黄山”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原则,划定低空文旅聚集区,有效衔接我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起降路线网络,方便低空旅游线路的规划和实施,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三是建设航空旅游小镇。规划建设以航空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小镇,将低空与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重点镇创建结合起来,推进低空与文旅、低空与天文的融合与联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高品质“通航+旅游”、“通航+天文”乐园,推动低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
  二、聚焦项目载体,高标引进低空文旅龙头企业。一是充分依托现有国企文旅集团。从“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探索低空发展新路径,做好航空主题民宿、研学、低空游览和运动等融合文章,加强文创导入,开发“航模”“航拍”“航行”等低空系列项目。二是积极引进知名通航企业。研究出台扶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政策以及税收减免、房租补贴、人才基金、创业基金等多层次优惠政策吸引知名通航企业。三是鼓励大型旅游公司和政府合作建设。借助九华山、牯牛降、杏花村等景区影响力,以“低空与禅文化”融合,打造池州低空特色文化品牌。
  三、创新产品模式,深度挖掘低空文旅发展活力。一是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比如,利用直升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谋划机场到重点景区的空中通勤摆渡路线,实现重点景区直通;谋划景区内原地起降的低空旅游产品,实现沉浸式深度观光。二是引进立体化体验产品。比如,规划航空航天科普研学基地,设置航空博物馆、飞行表演、太空模拟体验等主题项目,解锁航空主题民宿;建设逐梦蓝天航空运动飞行营地,开展三角翼、滑翔伞、动力伞、热气球等多样低空体验;开展航空系列活动,举办无人机竞速、航模比赛、航空会展、高端会议,展示全国低空发展最新成果。
  四、强化行业监管,着力保障低空旅游安全运营。一是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低空旅游市场的规范和监管,确保项目安全可控,包括定期、不定期对飞行器安全和飞行员资质进行检查。将低空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低空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二是严格资质审批。建立健全低空旅游项目执行资质审批制度,从事低空旅游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提高低空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飞行规则和安全保卫规则,并对消费者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三是做好空域管理。出台低空空域使用管理规定,制定飞行高度、空域、飞行管制等要求,实行飞行计划报批制度,并按照规定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络,保障低空飞行有序进行。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