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4次]加强七星墩遗址综合保护 为池州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浏览次数:79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6 16:19

七星墩遗址,是位于我市贵池区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存,具有“天上北斗星,地下七星墩”之美誉,在当地有“七井相连”“七墩上,七墩下,金牛拖金耙”等美丽的传说,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是展示池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11月14日,我们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以及保护和研究工作的滞后,七星墩遗址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遗产,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提升池州历史文化影响力,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状分析:
  目前,尽管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墩遗址保护与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保护机制不完善。遗址保护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保护范围、目标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明确。
  2.研究深度不足。目前对七星墩遗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有考古发现和文化解读方面,由于缺乏对七星墩遗址的深入考古发掘,致使相关研究难以深入,例如,对七星墩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文化序列等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跨学科研究、与其他遗址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3.公众认知度低。由于宣传渠道有限、活动形式单一等原因,公众对七星墩遗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未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4.保护利用不够。目前只是保存现状,还缺乏针对七星墩遗址的土遗址特性进行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如何平衡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确保遗址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5.资金保障不足。七星墩遗址保护与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
  对策与建议:
  1.完善保护机制。制定七星墩遗址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目标和措施,确保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加强与上级文物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遗址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遗址安全隐患。
  2.深化研究水平。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七星墩遗址的研究工作,推动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交流;开展专题研究,围绕七星墩遗址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同时,加强对遗址与其他相关遗址的关联研究,揭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推动七星墩遗址研究的深入开展。
  3.提升公众认知。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对七星墩遗址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定期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文化节庆等活动,展示七星墩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七星墩遗址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4.实施科学保护与利用。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运用无人机、3D扫描、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遗址进行监测和保护;同时,建立遗址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遗址安全隐患;实施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对遗址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改善遗址生态环境。
  推动文旅融合。依托七星墩遗址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动七星墩遗址与池州其他文化资源的整合与联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加强与旅游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七星墩遗址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5.争取资金保障。建议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争取中央、省、市三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全力改善文物保护条件,确保文物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地方政府将七星墩遗址保护纳入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同时,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金的支持。
  总之,加强七星墩遗址的综合保护,对于提升池州历史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将七星墩遗址打造成为展示池州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平台,推动池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池州乃至安徽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亮点与活力。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