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4次]加强长江经济带(池州段)生态保护修复,建设绿色美丽池州
浏览次数:61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6 15:55

十八大以来,我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区,长江经济带池州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土空间得到进一步优化布局,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养护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市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长江岸线及秋浦河、尧渡河、白洋河各大小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滨江岸线风景如画,成为市民休息锻炼的重要场所,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呈现恢复向好态势,环境指标考核总体良好,但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差距,环境只有更好,不能变坏,所以需要我们坚守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修复,为此建议:
  一要坚持源头治理,构建绿色工业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区域内国土空间进一步优化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力度,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紧盯废弃露天矿山、矿山“散乱污”企业、尾矿库、道路运输、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问题排查和整治;推动钢铁、建材行业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减排改造;壮大半导体等首位产业,培育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矿产品专用运输线路,改善矿产品运输等基础设施,消除重大污染源头。
  二要坚持政策引导,构建绿色农业体系。围绕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进行源头管制,引导鼓励推广绿肥种植,将种植绿肥纳入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扶持范围,切实推动化肥减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推动虫害绿色防控区建设,采取农业措施,理化措施,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改善率领养殖管理,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畜禽养殖设施。加强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三要统筹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建设水清岸绿河湖。加大工业园区企业污水处理全覆盖,切实加强对化工、固废处理等高污染有害物质排放企业污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严禁超标排放,对各园区和长江岸线工业企业排污口定期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和整治,着力提升县区、镇乡大小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定期开展城市水体水质监测,防止水体反黑反臭。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统一做无害化处理,防止流入江河,污染水体。
  四要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鸟语花香池州。对长江岸线和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尧渡河等主要河流岸线进行功能划分,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对区域内主要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进行监测分析,规范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林地、湿地保护区的保护,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对名贵野生动物、植物资源进行监测,加大对名贵树木、古树木挂牌保护。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加大巡视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砍伐。加强生物保护宣传,利用“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爱鸟周”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宪法宣传日开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普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遥感监测等,联合执法检查,维护生物生存环境,保障生物繁衍生息。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