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4次]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舌尖上安全
浏览次数:28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26 15:5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新时代以来我国分别于2013年、2018年、2023年实施了三次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特别是2015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舌尖上的安全”,以“四个最严”要求为基本遵循,食品安全已初步形成了由乱到治、稳定向好的基本态势,特别是有效地遏制了主观人源性因素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池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并审议通过《池州市关于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全面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切实强化全链条监管。同时,积极开展“食安民坊”行动、“食安安徽”品牌培育,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促进服务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但我们也需要清楚认识到,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虽然我市食品安全总体处于相对稳定区间,但也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一是源头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和城市废弃物排放逐渐增多,农业化肥、农药用量剧增,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使土壤中农药、化肥和重金属成分残留严重,使得农产品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具有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特点,治理起来难度较大,容易造成粮食和蔬菜以及畜产品出现安全隐患。
  二是生产经营组织转型任务艰巨。我市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组织形态虽然在转型中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以“小、散、低”为主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观。我市90%以上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属于小规模企业,2023年我市常住人口132万人,每天约有超过200万公斤食品的市场需求,而生产供应主体多是技术手段缺乏的小规模企业。
  三是人源性风险治理难度极大。部分小作坊、小摊档无证无照经营,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不仅卫生条件很差,原材料生产食品质量也难以保障,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部分不法食品生产者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与制假售假的状况也一定程度存在,衍生出一系列隐蔽性较强的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出快手、下重拳,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共同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要履行管理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产品质量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充分发挥主动协调机制,按照监管职能划分,加大与工信、公安、农业、卫健、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监管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建立县乡两级执法联动协调机制,下移监管重心,采取网格化分片监管、定期组织联合巡查等措施,加大对分散在城乡结合部、居民社区、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各类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增强质量安全监管的整体效能。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食品生产、储存、运输、检测进行全过程监管,合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安全的食品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夯实主体责任,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年总结”工作机制,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检查和监测,确保食品原材料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优质的食品。餐饮行业协会要健全行规行约,强化自律互律,全面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弘扬“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尚,自觉做诚信尚俭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传播食安之声。有关部门要紧扣主题,精心谋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规模有声势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全民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在未成年人中的宣传力度。抓好食品宣传进学校、进社区工作,将食品安全知识列入常识课内容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授,使其远离不安全食品。引导全社会形成安全节俭消费的理念,共同享受食品安全治理成果。
  四是严格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整治,严肃追究。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敢于碰硬,不徇私,依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加大惩处震慑力度,对触犯刑律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能以罚代刑、一罚了事。同时,要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在分解职责、明确责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职权和履行法定义务的评议考核。凝聚各方合力,构筑共治格局。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靶向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高度重视,只有持续提高法律法规的完善度,加强监督执法工作。同时,切实提高检测技术和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和科研支持,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技术培训和资源建设,才能够真正做到“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守护舌尖上安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