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全市730户规上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全年新增数字化车间10家,智能工厂2家,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家,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当前,我市钢铁、有色、化工、非矿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偏重,亟待通过“两新”政策,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加大政策引领、平台赋能、典型示范、对标提升等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此建议:
一、打造政策矩阵建生态。一是加大顶层设计。完善《池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发展重点,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掌握企业现状及市域内产业链配套情况。开展数字化转型需求和能力评估,分行业分企业制定转型路线图,将投入成本少、实施周期短、转型效果明显的进行优先改造,带动其他观望企业开展、强化数字化转型工作。二是加大政策奖补。修改完善《池州市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若干政策》,侧重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出台《池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2025)》,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支持力度。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要更多流向数字化转型领域,提供专项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积极盘活社会闲散资金,推动形成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政策服务。搭建数字化服务资源池,建立中小企业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合作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推进设备软硬件一体更新改造,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下载运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
二、注重有效支撑建平台。一是加快基础网络建设。加大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动5G基站、千兆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高速畅通、覆盖城乡、质优价廉、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针对数字化转型进程较好较快的企业,在宽带网络、基站分布等方面提供倾斜和数字设施资源支持力度。二是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招引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江南集中区、池州高新区、东至经开区在现有智慧园区平台基础上,加快推进“行业大脑”建设,支持市经开区老虎云平台加快运营。引导安安新材料、华尔泰、明坤电子、海螺水泥等已建成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向行业级互联网平台升级。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平台、用平台,为有意愿数字化转型的小型企业提供公共平台接入、数字化诊断、数据收集分析等一站式服务。三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引进补贴力度,加强与高校院所沟通对接,建立数字化优秀人才库,搭建高校与企业间沟通桥梁,鼓励我市企业与入库优质人才加强对接、签订合同,招引更多人才来我市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支持组建数字化技术联盟,重点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领域的紧缺人才。
三、聚焦典型示范树标杆。一是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对贵航特钢、友进冠华等全市产值规模较大的企业列入重点培育清单,逐户制定数字化转型方案,建立日常调度跟踪推进机制,按时进行诊断评估,推进企业结构及布局优化,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质量效果优、带动效果好的头部企业,加快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为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参考。二是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在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遴选一批转型意愿强、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加速与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或机构对接,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的样板中小企业。三是实施对标提档升级培育。组织中小企业赴省外和市内典型示范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发挥艾可蓝环保、钜芯电子等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模板带动效应,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车间物联网和MES系统推广应用,提升柔性化、智能化生产制造能力,打通企业内部从订单接收、生产计划、执行跟踪、资源管理到绩效分析的全链路,解决小批量多品种切换的生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