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用足富硒成果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付东亚
浏览次数:600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3-05 15:33

硒是生命必要的微量元素,在提高人体免疫、抗癌、缓解重金属毒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我市是全省唯一在全域开展1:10万土壤地球化学补充调查和富硒土壤区1:5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的市。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席会官方发布结果,我市境内富硒土壤 (Se含量0.35~3.0ug/g) 面积达505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60.23%,各县区均有分布,且集中连片,便于开发。

一、硒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富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将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多次召开调度会研究部署,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积极将富硒资源开发融入到促进大健康、全域旅游主导产业发展,建设富硒特色小镇之中,全力打造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展其增值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助推扶贫脱贫攻坚,富硒产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石台县编制了富硒产业规划、制定了“富硒有机茶”、“富硒茶”、“富硒米”地方标准,推出了“水中新贵”红太阳富硒水、“餐中新宠”梅里生态富硒米、“茶中新秀”天方富硒茶、“游中新境”富硒第一村大山村,实施“互联网+茶”行动计划。全市在仙寓、横渡、牛头山、秋江、尧渡、大渡口、丁桥等地,大力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积极依托富硒土壤,种植含硒元素的葡萄、李、草莓、油桃等生态经果林,种植黑木耳、小花生、薏仁米等生态农作物,养殖黑猪、土鸡等生态畜禽,发展特色家庭农场,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各地健康、旅游、特色小镇火热招商中。

二、需进一步强化的工作

自2018年5月17日皖江经济带综合地质调查成果移交池州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富硒土壤,在推进成果转化运用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积极成效。富硒资源运用在健康养生基地建设、健康食品种植以及深加工等方面,已经“冲出起跑线”,下一步,各县(区)、各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在富硒资源整体开发利用上,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加快编制围绕富硒资源、助推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的整体规划,强化开展富硒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讨、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深入优化并增加富硒资源项目,在企业或个人零散、自发状态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强力推动我市富硒资源调查成果运用工作。

三、有关建议

为促进富硒资源勘查成果转化,推进富硒农业、富硒产品深加工、富硒旅游养生三大产业发展,提升富硒产品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议如下:

(一)编制富硒资源利用规划。目前,我市富硒资源赋存状况已查明,且集中连片宜开发。建议由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区)政府围绕硒资源开发利用深加工编制专项规划,在全域上,统筹谋划我市农产品种植、富硒水等产品深加工、消闲食品开发、旅游观光、康养小镇建设等方面工作,推进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将我市打造成优质富硒粮油基地、优质水果、茶叶、蔬菜基地、富硒水、富硒工业产品、富硒休闲农业观光区和医养结合健康度假区。

(二)建立硒资源项目储备库。依据我市富硒资源分布状态,结合农产品生产特性及生态区域环境,各县(区)、各行业部门充分谋实一批以富硒资源为主打的农业开发、产品深加工、旅游、健康休闲、医养结合等特色项目,建立硒资源项目储备库,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富硒资源开发做好项目储备。

(三)加快富硒品牌培育步伐。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发展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强化工业产品、康养、旅游民宿、特色小镇的宣传,做好富硒蔬菜、富硒茶、富硒米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培育,出台富硒产品地方标准,实施富硒产业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商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富硒产业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知名评选比赛。

(四)加大富硒资源招商力度。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安排,充分发挥我市富硒资源优势,将富硒资源开发项目纳入全市招商推介项目之中,做到同步推介、同步宣传,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来我市投资富硒产业,深度开发各类富硒产品,建设一批适合健康养生养老的旅游景点,不断发展壮大富硒产业规模。

(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坚持绿色健康的生活主线,围绕富硒资源开发,举办富硒资源论坛、讲座、成果展示等活动,邀请国内、省内顶级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宣传硒的健康作用。同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媒体,对我市富硒资源的分布、优势、开发利用项目等进行系统报道,吸引“眼球”,提升知晓率和知名度,变资源优势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