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池州全域旅游 红色之旅不应缺席
浏览次数:1051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25 10:33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传承精神、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202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期),明确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目标:红色旅游要实现内涵式发展,2020年全国年接待人数突破15亿人次。省旅游局于2006年4月就印发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年,省旅发委、省发改委等10家单位又联合印发《安徽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共有53家景区入选。

池州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和建立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池州三县一区均为革命老区,各个时期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一直没有中断。池州人民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全市党史系统的革命遗址普查表明,我市共有革命遗址112处,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有48处、抗日战争时期的有14处、解放战争时期的有26处、新中国成立后的纪念设施有20处。分县区看,贵池区25处、东至县26处、石台县19处、青阳县40处,九华山风景区2处。在这片红土地上,有凌霄、陈仲亭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活动,有请水寨暴动后辗转到皖南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动;有党领导下轰轰烈烈的高山等地农民土地革命战争遗迹,有为柯村暴动作出干部和组织准备的中共石青太中心县委遗址;有方志敏亲自指导下创建皖赣特委、建立皖赣分区革命根据地的奋斗史,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转战史,有沿江中心县委创建沿江抗日游击根据地、皖南游击队迎接大军渡江解放的英勇斗争史。

从目前情况看,池州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全市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尚未建立,红色精神内涵挖掘不深,红色旅游教育功能不够凸显。《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中甚至没有提及“红色”二字。池州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推进全域旅游,作为重要的主题性旅游的红色之旅,池州不应缺席。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红色旅游,不能遍地开花。要科学编制全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作为《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有益补充,并制定红色旅游发展年度行动计划。要坚持保护和开发相结合,选择革命文物相对丰富、基础条件较好、教育功能突出、有一定知名度的红色旅游景区给予重点支持,对物化型的红色旅游资源采取保护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精神型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加强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发掘、征集、整理、研究,充分运用实物、模型、布展、影像等形式,讲好革命故事,使革命人文景观与生态自然景观一体、风光旅游和传统教育交相辉映。

二、注重融合发展。加快开发利用好全市范围内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一盘棋的角度,将有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整合串点成线,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推进红色旅游的产业化。要把开发红色景区景点,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周边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相融合,提供复合型旅游产品,增添红色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拓展红色旅游的脱贫富民功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系列产品,完善红色餐饮、红色特色商品购物、红色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做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吸引周边居民参与景区配套服务,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带来更多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三、把准发展方向。当前,红色旅游已成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把准方向,核心是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在红色景区建设上,要遵循“积极保护、修旧如旧、合理开发”的原则,加强红色景区景点周边外部环境的治理,以保证红色景区景点整体环境的布局协调,坚决纠正为了纯商业目的,占用、毁坏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的行为。

四、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文化工程、经济工程,也是政治工程,必须党委、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研究制定我市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红色旅游合作开发的优惠政策和办法,鼓励大型旅游企业、旅游集团公司,以独资、参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红色旅游建设与经营。要研究制订鼓励红色旅游开发政策,在立项、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优惠,对开发红色旅游的企业、旅行社等给予奖励扶持。对免费开放场馆进行经济补偿,重点加强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注重对地方红色旅游发展的分类指导,从规划编制定、媒体营销、产业融合等给予协调和指导、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池州红色旅游一定会为“三优池州”建设激发更大的干劲,一定会让更多的人们接受红色的洗礼!(戈卫民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