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卢佳丽
浏览次数:964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30 11:5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为民服务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对于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农民群众同步小康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全市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培育发展中还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观念弱化。少数群众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发展集体经济意识淡薄。基层干部对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意愿不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存有畏难情绪,再加上村级日常事务繁杂,精力不专,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避心态,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二是催生集体经济有效资源不足。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绝大部分村集体资产分得彻底,统得不够,集体占有的资源十分有限。即使村集体有少量预留地、林地等资产,也早已承包到户,或者以一次性收取承包费、出让费等方式简单处理,导致集体资源利用率低,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可持续收入。尤其是贫困村基础条件差、贫困人口多、产业发展难,集体经济尤为薄弱。三是发展集体经济专业人才紧缺。农村很多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外出人才回乡创业者也很少,导致多数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在发展集体经济时老经验用不上,新知识学不会,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亟待加强。四是规范集体经济监督管理缺失。一方面是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公开不到位、运作不规范;另一方面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考核措施、激励政策缺乏,鼓励能人创业的保障不足,没有建立“资产有人监管、账目有人审批、发展有人带动、困难有人解决”的常态化机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固本清源,思想重视营氛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相对于受自身资金、技术等多重条件限制的贫困群众,单个主体很难依靠自身发展产业而脱贫致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能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促进贫困群众共同致富。一要落实责任。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市、县(区)、乡(镇)三级党委、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完善考核和奖励机制,鼓励地方党委、政府依托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切实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二要营造氛围。注重培育、宣传典型经验,通过媒体宣传、宣讲报告、走访座谈等形式,大力弘扬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干部,营造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体共同致富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拓路径。一要底数清、思路明。市县有关部门要指导乡镇对所辖村进行认真分析,依据集体经济状况进行等级分类,深入剖析原因,帮助理清思路,精准对症施策,规定脱贫时限。二要盘存量、整资源。依法清理、收回已到期或个人占用的集体资产;开发未利用的集体资产,治理河道滩涂、荒山荒沟;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整理村内空闲地、闲置校舍、村部院落等,搞好清产核资,盘活总体存量,推动贫困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要调结构、促发展。着眼市场需求和各村资源禀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互联网+农业、+文化、+旅游等,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围绕瓜果、茶叶、畜牧等支柱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围绕乡村旅游,发展集果蔬采摘、休闲体验、民俗度假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业,推动观光游向深度游要效益。

三、广纳贤才,夯实队伍增合力。一要拓宽入口。整合第一书记、“三支一扶”、选调村官等机制,选配得力人员充实村级组织,保持基层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二要培育本土。利用继续教育、集中培训、产业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对农村干部队伍进行专题培训,从而开拓视野、启发思路、提高能力。组织、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要整合资源,鼓励能人回乡创业、进村工作。三要配强班子。从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从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分子中选拔经济型人才,多途径选优配强村班子集体。四要激励保障。实行村集体创收与村干部待遇挂钩,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对满一定工作年限、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奖励,提高其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四、建章立制,规范监管促发展。一要完善制度保障。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对集体资产的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章程、预决算及收益分配、资产与负债管理、财务公开与民主监督、会计核算及审计监督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使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实行政企分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行企业治理。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决策运营机构,完善理事会领导下的经营人员负责制,严格规范重大决策、管理运营、利益分配、资本管理等日常工作,提高组织规范化水平。三要加强监督管理。市县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要落实质量监督、安全生产、守法诚信等监管职责。建议县一级建立统一的村级集体经济监管服务平台,在项目选择、重要投资、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备案审查,对日常经营往来进行后台监管,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短期实现脱贫、长期实现致富。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邮编:247000
皖ICP备120032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