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政协、政协九华山工委,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全体市政协委员:
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是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履行协商议政、建言献策职能的重要方式,为做好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会发言内容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战略定位,加快推动“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言献策,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彰显委员责任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大会发言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精准选题、观点鲜明,问题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切口要小、落点要实,力戒套话、空话,字数不超过2500字。附件所列选题仅供参考,可根据实际和熟知领域另行自拟题目。
二、大会发言征集范围
各县区政协发言材料不少于3篇,政协九华山工委发言材料不少于1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市政协各专委会、各界别以本单位或界别的名义发言,委员可作个人或联名发言,其中,市各民主党派、知联会发言材料不少于2篇,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以及市政协各专委会发言材料不少于1篇,广大市政协委员应根据委员职责和自身实际踊跃参加。
大会发言分为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口头发言的选择坚持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由大会秘书处讨论确定,未被安排口头发言的将择优汇编成书面发言。
三、大会发言的提交方式和截止时间
大会发言材料征集截稿时间为2025年12月15日。发言稿请注明发言人姓名、联系电话,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zhxdys99@163.com。
联系人:胡俊如,联系电话:13856651627(微信同号)。
附件: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参考选题
池州市政协办公室
2025年11月11日
附件
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参考选题
一、经济建设方面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
答好省委“创新之问”,构建池州“四链融合”创新生态
锚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培育池州新兴产业集群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园区集约化发展
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及林下经济发展,积极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
做强“江南航天城”,打造池州商业航天产业特色增长极
优化“科创飞地”建设模式,促进异地研发与本地制造深度融合
落实“万马奔池”计划,强化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持续深化“五免之城”建设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破解我市半导体产业“缺芯少魂”困境,构建区域特色创新体系
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产品,完善支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体系
完善“基金+政策”组合拳,破解新兴产业融资难题
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促进半导体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循环经济新动能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协作新高地
激活消费场景与供给,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优化招商引资机制,提高项目引进质量和落地效率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深度融合
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池州农林产业附加值
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依托贵池船舶基地加快推进船舶高质量发展
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难题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圈
强化市领导联系帮扶企业机制,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乡村旅游配套产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优化金融服务供给,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谋划未来产业布局,抢占“十五五”发展新赛道
发展临港经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完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政治建设方面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实践的具体路径
打破数据壁垒,推动“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升级
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答好省委“创新之问”,以思想解放引领政治生态优化
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自觉
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强化分层分类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锤炼过硬后备队伍
完善访企入村问题闭环机制,推进领导干部接访及带案下访常态化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增强政协监督实效性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凝聚发展共识
健全群众问需问计问效机制,推进民主决策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提升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水平
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合力
三、文化旅游方面
锚定“十五五”文旅规划,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答好省委“创新之问”,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聚焦大健康产业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挖掘池州传统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
推动“李白诗路”从文本走向体验,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
完善环九华山风景道“慢行系统”与“服务驿站”体系
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发展生态旅游
放大“溶洞跑”文旅IP效应,完善“凉资源”转化“热经济”长效机制
加快“九华文创谷”建设,打造文创产业孵化高地
打造“齐山登高健身诗径”品牌,推动诗词文化与户外康养融合
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池州段)建设,盘活历史文化资源
创新“文旅+体育”业态,培育登高节等特色赛事 IP
发展萌宠经济产业链,打造长三角宠物友好旅游目的地
优化“15分钟文旅生活圈”,完善主城区夜间文旅消费场景
创新业态升级,强化非遗傩戏沉浸式体验
提升池州民宿品质,构建特色住宿服务体系
打造研学旅游基地,发展青少年研学旅行
优化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景区通达性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旅游精品项目
四、社会建设方面
锚定“十五五”民生规划,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健全养老托育综合服务体系,促进“一老一小”服务提质
答好省委“创新之问”,创新民生服务供给模式
探索推行“民生服务券”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难题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常态化规范化的基础设施管护体系
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治服务水平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托起幸福晚年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推深做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创新“生态修复+产业导入”市场化治理模式
推进“双碳”目标落地,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优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完善GEP核算成果应用机制,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壮大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深化“无废城市”建设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转化
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最美生态廊道
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
扩大绿色建筑覆盖面,提升城乡建设节能水平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数据支撑与预警响应能力
打造美丽河湖池州样板,推进秋浦河等流域综合治理
深化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广农村黑臭水体“以用促治”模式
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企业实施产品碳足迹核算
推进河道生态修复,强化监管协同机制
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引进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跨区域生态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