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精选“抢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镁基三大基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等经济建设主题开展资政协商、专题议政;聚焦民之关切,全年征集提案270件,推动一批民生问题妥善解决;实行积分量化考核,有效提升委员参政议政活跃度和积极性……翻开2024年的履职答卷,市政协始终与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在助力池州现代化建设中干出了新样子,谱写了新篇章。
强化政治引领,在夯实根基中彰显政协担当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2024年7月26日,市政协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会上,大家认真做好笔记,积极交流发言。
坚持党的领导是7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共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4次、主席会议7次,开展学习研讨330余人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点议题充分沟通、重要活动报请批准,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寻求“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是政协的优势,也是政协的使命。2024年,市政协通过召开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邀请各党派团体列席市政协全会、议政性常委会,参加调研、监督、视察、大会发言等活动,推动合作共事持续走深走实。全年组织各党派团体及其成员提交大会发言45篇、提案175件、研讨材料48份,引导委员在履职实践中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聚焦中心大局,在助推发展中彰显政协作为
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池之要事”、情牵“民之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出“好声音”。
“我对《关于优化金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的建议》这件提案的办理很满意… … ”在2024年10月29日市政协五届三十次主席会议暨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8家单位积极回应、认真解答委员提出的问题,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了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提案选题怎么来?协商来!市政协通过“党政点题、政协商题、部门荐题、委员出题、社会征题”多种形式进行选题协商。
池州已探明白云石资源量90亿吨,含镁量高达21%,拥有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如何做大产量、提高产值、做强产业,把先天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由“料”向“材”的蝶变呢?
池州物流费用高于周边地区,与多种运输方式俱全的交通优势不相匹配,给本地企业生存发展带来压力。物流成本究竟高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降本增效?
一年来,市政协锚定市委、市政府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决策部署,精选“抢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镁基三大基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分别开展资政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邀请部门、专家、业界代表座谈交流,深入县区、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解剖式调研,广泛收集委员、企业意见建议400余条,协商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吸纳采用。同时,紧盯社会关注,围绕春茶产销、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法治护航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等专题,形成多篇调研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
紧扣民之关切,在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情怀
“以后我们乘坐高铁将更加方便,大小行李箱不用连拖带拽了!”2024年7月18日,高铁池州站增设电扶梯项目正式开工。这一好消息也为市政协委员多年的奔走助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早在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孙鸿礼委员就关注到这一问题,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池州火车站服务设施,努力提升旅客进出舒适度的提案》。但由于池州站建成时间较早,受站台宽度制约,不具备直接增设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条件, 改建之路困难重重。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用调研开路、以专业破题。《关于优化提升池州交通枢纽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议》《关于提升场站服务功能的建议》等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陆续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最终合力推动高铁池州站增设电扶梯项目开工,分别在2站台南京和上海方向、3站台安庆和九江方向拆改既有一侧楼梯、增设自动扶梯和垂梯各一部。
民之关切,就是政协履职的发力点。一年来,市政协征集提案270件,立案交办178件,民生类提案占70%以上,已全部办复;收集社情民意215篇,合并编报63期,市领导批示24件次,省政协采用6篇;选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提升主城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等8件社情民意批示件跟踪问效,推动一批民生问题妥善解决。
坚持强基固本,在提质增效中彰显政协风采
“您在参加会议方面得分最高,在您所在界别排第1名。您在会议发言方面得分最低,希望您多多重视会议发言。”市政协委员刘华在登录“智慧政协”平台时,系统精准地分析出她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她在会议发言方面多下功夫。
2024年,市政协进一步完善《关于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的暂行办法》,把委员履职情况细化为“参加会议情况”“建言献策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三大类23项具体评价指标并进行赋分,积分结果直接与委员评价挂钩,推动委员由“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
为持续提升委员履职效能,市政协不断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全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所有乡镇(街道)均配备政协联络组长,实现市域范围内政协履职全覆盖。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联络站等履职载体,打造“党建+工作室”联系平台、“专委会+工作室”议政平台、“基层治理+工作室”协商平台。目前,全市共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37个,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近百场。
一年来,市政协积极引导委员投身“四个服务”一线,在抗洪救灾、助医助学、扶危济困等方面捐款捐物数百万元;益企委员工作室先后协调解决企业分立及资产分割等纠纷10余项,助企减免税费600余万元… …
2024年10月,何宗文委员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建议》提案,入选人民政协成立75年来安徽省政协具有影响力的41件提案之一。与此同时,池州市政协在2022年参与反映的社情民意《推进安徽文化旅游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入选安徽省政协自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以来具有影响力的30篇重要社情民意信息之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池州市政协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和产生的重要影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起点上,市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池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团结奋进,以高水平履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在夯实根基中彰显政协担当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2024年7月26日,市政协党组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会上,大家认真做好笔记,积极交流发言。
坚持党的领导是75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共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4次、主席会议7次,开展学习研讨330余人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点议题充分沟通、重要活动报请批准,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寻求“最大公约数”,绘就“最大同心圆”,是政协的优势,也是政协的使命。2024年,市政协通过召开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邀请各党派团体列席市政协全会、议政性常委会,参加调研、监督、视察、大会发言等活动,推动合作共事持续走深走实。全年组织各党派团体及其成员提交大会发言45篇、提案175件、研讨材料48份,引导委员在履职实践中不断增进思想共识。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聚焦中心大局,在助推发展中彰显政协作为
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池之要事”、情牵“民之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发出“好声音”。
“我对《关于优化金融服务,助力经济发展的建议》这件提案的办理很满意… … ”在2024年10月29日市政协五届三十次主席会议暨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8家单位积极回应、认真解答委员提出的问题,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了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提案选题怎么来?协商来!市政协通过“党政点题、政协商题、部门荐题、委员出题、社会征题”多种形式进行选题协商。
池州已探明白云石资源量90亿吨,含镁量高达21%,拥有全球最大的镁合金生产基地——安徽宝镁轻合金项目。如何做大产量、提高产值、做强产业,把先天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由“料”向“材”的蝶变呢?
池州物流费用高于周边地区,与多种运输方式俱全的交通优势不相匹配,给本地企业生存发展带来压力。物流成本究竟高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降本增效?
一年来,市政协锚定市委、市政府聚焦“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决策部署,精选“抢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镁基三大基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分别开展资政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邀请部门、专家、业界代表座谈交流,深入县区、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解剖式调研,广泛收集委员、企业意见建议400余条,协商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吸纳采用。同时,紧盯社会关注,围绕春茶产销、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法治护航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等专题,形成多篇调研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
紧扣民之关切,在履职为民中彰显政协情怀
“以后我们乘坐高铁将更加方便,大小行李箱不用连拖带拽了!”2024年7月18日,高铁池州站增设电扶梯项目正式开工。这一好消息也为市政协委员多年的奔走助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早在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期间,孙鸿礼委员就关注到这一问题,他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池州火车站服务设施,努力提升旅客进出舒适度的提案》。但由于池州站建成时间较早,受站台宽度制约,不具备直接增设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条件, 改建之路困难重重。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用调研开路、以专业破题。《关于优化提升池州交通枢纽站及配套设施的建议》《关于提升场站服务功能的建议》等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陆续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令人耳目一新,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最终合力推动高铁池州站增设电扶梯项目开工,分别在2站台南京和上海方向、3站台安庆和九江方向拆改既有一侧楼梯、增设自动扶梯和垂梯各一部。
民之关切,就是政协履职的发力点。一年来,市政协征集提案270件,立案交办178件,民生类提案占70%以上,已全部办复;收集社情民意215篇,合并编报63期,市领导批示24件次,省政协采用6篇;选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提升主城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等8件社情民意批示件跟踪问效,推动一批民生问题妥善解决。
坚持强基固本,在提质增效中彰显政协风采
“您在参加会议方面得分最高,在您所在界别排第1名。您在会议发言方面得分最低,希望您多多重视会议发言。”市政协委员刘华在登录“智慧政协”平台时,系统精准地分析出她的优势与不足,鼓励她在会议发言方面多下功夫。
2024年,市政协进一步完善《关于市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的暂行办法》,把委员履职情况细化为“参加会议情况”“建言献策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三大类23项具体评价指标并进行赋分,积分结果直接与委员评价挂钩,推动委员由“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转变。
为持续提升委员履职效能,市政协不断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全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所有乡镇(街道)均配备政协联络组长,实现市域范围内政协履职全覆盖。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界别活动室、社情民意联络站等履职载体,打造“党建+工作室”联系平台、“专委会+工作室”议政平台、“基层治理+工作室”协商平台。目前,全市共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37个,开展法律宣传等活动近百场。
一年来,市政协积极引导委员投身“四个服务”一线,在抗洪救灾、助医助学、扶危济困等方面捐款捐物数百万元;益企委员工作室先后协调解决企业分立及资产分割等纠纷10余项,助企减免税费600余万元… …
2024年10月,何宗文委员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建议》提案,入选人民政协成立75年来安徽省政协具有影响力的41件提案之一。与此同时,池州市政协在2022年参与反映的社情民意《推进安徽文化旅游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入选安徽省政协自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以来具有影响力的30篇重要社情民意信息之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池州市政协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和产生的重要影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起点上,市政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池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团结奋进,以高水平履职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池州篇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