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东至县大力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深入实施“四个一”工程,持续提升特色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在“四个一”工程已经实施一年有余,在推进该项工作上成效如何?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提高“四个一”工程质效,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带着这些问题,东至县政协围绕“四个一”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视察调研,为“一镇一特”理思路、寻路径。
且行且看,摸清产业发展现状
大渡口鳜鱼名动池州、胜利羊肚菌产业发展登上《安徽日报》头版、木塔绿茶香飘千里……视察组的足迹遍布东至县15个乡镇,每到一处,都能切身感受到“四个一”工程实施以来,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东至云尖”“东至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品牌溢价不断提升;“池一鱼”臭鳜鱼、尧渡金耳等新兴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大幅提高;大龙网携金耳数字农业蘑菇工厂及产品亮相迪拜中东农业展,获得参展海外客户的认可,收获多份合作意向,成功将东至农产品推销到国外。据了解,实施“四个一”工程,羊肚菌、鳜鱼等特色产业链初具规模,产值分别达到2.2亿元、3亿元。实施“东至黑木耳”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加大名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广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新发展油茶5000亩。新认定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新增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培育“皖美农品”产品品牌3个。
且行且查,找准症结堵在何处
视察组在走访的过程中,与当地干部、企业负责人深入沟通交流,听真话,访实情,查找“四个一”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梳理总结出“产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品牌不强不响,电商平台销售额不理想”四个方面的问题。“耕地较为零散,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大,机械化率不高,人工成本大,加之受‘两非’政策、生态环保政策及自然灾害、资金风险影响,一产难扩规。”“各乡镇的特色产业单打独斗,抱团、集聚发展不够,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卖鲜货或烘干后的初加工产品,缺少精深加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全县农产品品牌众多,但总体来看,品牌知名度不高,缺少响亮的品牌。”“现有的电商平台运营能力不强,与全县农产品生产规模不匹配,电商带动农产品上行力度不大……”视察组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堵点所在。
且行且学,借鉴外地成功经验
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外地也会遇到与东至县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难题取得成功的,视察组带着疑问赴江西省鄱阳县、浮梁县,河南省临颍县及省内寿县、霍邱县考察学习,看他们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和辐射带动情况、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和电商平台运营销售情况,了解他们曾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他们的解决问题之策。视察组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对考察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共总结出“大”“长”“强”“好”四个主要特点。“大”主要体现在“一产规模大、产业平台大、产业集群大、产地名气大”,“长”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条长、价值链条长、供应链条长”,“强”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强,技术强、品牌强、辐射带动能力强”,“好”主要体现在“产业模式好、产业基础好、业政策好”,对临颍县“麦椒套作”模式、霍邱县稻虾综合种养“三流模式”等对东至县有借鉴意义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了介绍。
且行且思,探寻助推发展之策
在摸清现状、深入分析找准问题和借鉴考察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视察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横向建群,挖潜蓄积规模优势;纵向延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内向提质,打响县域农产品品牌;外向增效,构建销售新格局”四个方面十余条建议和对策。以“借鉴推广高效发展模式、规模化发展、集群化发展、接续化发展”,破解“产业规模不大”之困,助力将东至县域面积大的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规模优势。以“内培外引并重,育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破解“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问题。从“打好整合牌、质量牌、文化牌、宣传牌”四个方面建言农产品品牌打造。从“持续提升自身营销能力,善于借力拓展销量”两个方面,为提升电商平台销售额支招。建议贴合东至实际,针对性强,为东至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